金秋时节,稻浪翻涌、瓜果飘香,中国农民丰收节氛围渐浓。一些传言也随之产生:“丰收节选秋分仅因节气”“丰收节只是农民参与的节日”“秋天只收获不耕种”“绿化带的‘免费水果’可以采食”……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带您厘清这些误区,读懂秋日农业智慧。
丰收节选秋分只看节气?
多维度考量!
自2018年起,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“中国农民丰收节”。这一选择是气候、农事、文化、民族多维度考量的结果。
秋分,是气候与农事、收获与播种的“黄金交汇点”:全国多地启动秋收,南方水稻、北方玉米等秋粮进入收割高峰,且正值冬麦播种,与农事节奏高度契合。文化上,古人视秋分为“耕耘与收获的平衡”,是传统“秋报”“秋尝”“秋社”习俗的创新转化。民族层面,兼顾畲族“丰收节”、藏族“望果节”等少数民族下半年节庆,便于全国共庆。
因此,设在秋分日的丰收节,既礼赞农民劳动、传承农业智慧,也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力量,尽显传统与现代交融的特殊价值。
丰收节只是农民参与的节日?
农民为主,全民共庆!
丰收节是为亿万农民设立的节日,以农民为主体,让农民唱主角,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。同时,丰收节也是全民的盛会。
金秋消费季是中国农民丰收节重要活动,近年来各地以其为载体,开展多维度农产品促消费活动,吸引城市居民走进乡村,线上线下融合、电商赋能,顺畅城乡消费链路。
上一页1/2下一页惠红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